魏碑书法入门基本笔画写法特点:
1、点的特点:
2、横的特点:
3、撇的特点:
4、捺的特点:
5、折的特点:
6、勾的特点:
7、其他方笔的写法:
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统称,以北魏为最精,主要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这一时期的书法呈现出承前启后的特点,钟致帅(青年学者,书家)将魏碑誉为“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通俗而言,魏碑是隶书与楷书之间的过渡性书法艺术形式。其渊源或雏形可追溯至洛阳出土的西晋《南阳王妃墓志》及西安出土的东晋《司马芳碑》(残)等碑志。
于右任在其魏碑体书法中追求自然之美,这是于右任先生发现的一个宣扬“尚武精神”的载体。他将一代有识之士们倡导的强种强国的“尚武精神”融入魏碑之中,通过书写魏碑,表达自己及民族的情感,以此振奋民心、强国强种。这不仅是一代革命先驱的伟大担当,也为中国书法美学开辟了新的审美境界!
三,作者介绍
1.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2.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期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1950年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任评议委员。1964年病逝。晚年诗作表达对大陆的眷念之情。著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
特点: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至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极具审美价值。
艺术特色: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与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魏碑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过程中的某些过渡因素。魏晋之际已有楷书,如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等,已是比较成熟的楷书。然而,由于晋室南渡,北朝的书风与南朝大相径庭。
北朝现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间无名氏书法家的作品,与南朝士大夫所谓的“风流蕴藉”的书法风格自然不同。钟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隶变楷的过程,但由于晋室南渡,北魏的民间书法家们没有继承他们的成果,而是遵循原来民间书法的发展轨迹,更多地是直接从汉魏时期的隶书演变而来。
与南朝碑刻相比,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晋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碑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扩展资料:
存在形式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现存魏碑作品的数量巨大,仅发现于龙门石窟的造像记,就有数千方。这些作品良莠不齐,经过前人的整理,部分作品从中脱颖而出,被视为魏碑的代表作。
影响
魏碑被人们发现的时间较早,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唐朝的书法家欧阳询和褚遂良的一些作品中,都能看出北朝碑刻对他们的影响。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王书代表的晋朝书风在唐朝一代始终是主流。
所以总体上,唐朝楷书继承的更多的是晋楷的传统,即使对魏碑有所取法,也大多是书法家个人的兴趣和风格所致,没能形成一种普遍学习魏碑的风气。
唐楷达到的高度及其法度严谨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后人对楷书的修习变得程序化,楷书的面貌变得标准化,从而丧失创造力。结果,宋朝四位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没有可以和唐人比肩的楷书作品,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行书和草书的创作。
到了明朝,由于科举取士的日益僵化,出现了一种称为“台阁体”的书风。“台阁体”楷书是科举考试规定的官方字体,追求美观、大方,同时也要求标准、规范。这种要求抑制了书法家的创作个性。
清朝则进一步演变为“馆阁体”,更是受到“千人一面”的批评。
清朝前期,金石文字学兴起,南北朝碑刻大量出土;在书法方面,人们也开始反思“馆阁体”的弊端。
于是,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魏碑开始受到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重视,其中鼓吹魏碑最力者早期有阮元和包世臣,后期有康有为。阮元写《北碑南贴论》和《南北书派论》,首倡“碑学”;包世臣着《艺舟双楫》,康有为着《广艺舟双楫》,一反宋朝以来对淳化阁帖的推崇,提出“尊碑抑贴”的观点。
此后碑学盛行,魏碑的价值得到普遍的承认,修习楷书的人除了取法“晋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魏碑。另外,魏碑经过标准化成为“魏体”字,是现在最常用的汉字印刷字体之一。
在书法诸体中,草书与碑学风貌距离最远,最具实践难度,其实践价值也最高,故引碑入草应为碑帖结合的高级形态。
李志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汲取前辈书家碑帖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明确提出“引碑入草”的命题,并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碑
因为如果不掌握帖学基础就不能写好碑学书法。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写碑学书法和帖学基础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为什么要掌握它呢?
第一个原因要从书法的发展历史上来说。
这首先要从中国书法的历史说起。中国书法有两大书法体系,首先第一个体系就是帖学书法,这以王羲之等书法家为代表;而第二个体系就是石刻就是碑学书法,这以魏碑和其他石刻为代表。
我们必须认识到,魏碑的碑学书法虽然它是刻在石碑上的,不过它在刻在石碑上之前,肯定是先写在纸上。那么写在纸上就是用毛笔来写,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帖学书法是碑学书法的基础基础和前提。
第二个是要认识到帖学基础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垄断地位。
在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中,帖学书法构成了其核心标准。无论是书法用纸的选择,还是纸张的类型,都有着严格的标准,这正是帖学书法的规范所在。
众多追求碑学书法的爱好者,若想运用帖学书法的工具进行创作,需经过一番处理才能实现石刻般的效果。因此,若未掌握帖学书法的基础,其碑学书法作品便难以达到合格水准。基础不牢,何谈高级应用,何谈高超的创作?唯有将帖学书法的技艺磨炼至精熟,方能驾驭碑学书法。
碑学书法真正繁荣的时期相对较晚,确实错失了宝贵的发展时机。
书法艺术的成长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唯有岁月积累,方能孕育出天才般的书法家。直至清朝末期,碑学书法才迎来真正的盛世,得益于大量甲骨文石刻的出土,尤其是魏碑的发现,挖掘出了丰富的碑学历史文物,从而推动了这一辉煌时代的到来。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来得太晚了。因此,以帖学书法为标准,才是书法艺术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