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考取教师资格证
考取教师资格证并非易事,我们需做好充分准备。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
教师资格证种类繁多,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层次,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商务英语专业可报考英语学科教师资格证,统计学专业可报考数学学科教师资格证。若所学专业与教师资格证学科无直接关联,则可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学科。
2、了解所考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及形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包括: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面试主要考察三个方面:结构化问答、无生试讲、答辩。答题时需言之有理。
3、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
一份合理的备考计划能让你更有底气。建议合理规划复习科目顺序和时间,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中心复习,强化阶段多做真题,冲刺阶段看错题,归纳总结知识点。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流程
考试流程为:先笔试报名、笔试考试,再面试报名、面试考试,取得考试合格证明,网上申请认定,现场确认,提交材料,通过认定,领取证书。获得教师资格证需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笔试、面试和教师资格认定等。
1、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通用。
2、教师资格证是从业证书,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笔试),申请面试,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体检合格后即可获得专业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开展实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三、教师资格证与考编的关系
1、考编即教师编制,拥有编制后可在公立学校工作,待遇稳定。但需拥有教师资格证才能报考教师编制。
2、编制考试难度较大,需突出个人优势,提高考试成绩,增加进入面试和岗位的可能性。
3、教综是编制考试中最难的一科,知识点繁多,需认真复习。
4、做题环节,真题可用山香,模拟题可用粉笔,方便快捷。
四、教师考国编需准备什么
教师国编考试考查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
2.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
笔试内容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面试内容一般为专业课考查,如小学语文教师面试,可能考查当地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教师职业是一个融能力、生活实践、基础理论水平、道德感责任感于一身的综合职业岗位,决定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考试内容。
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大纲和参考教材,各地教师考试由当地教育局命题、审核、招录。
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随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
一些学校编制够了,但缺少教师,会公开招聘一批教师,待有空编后,给这些教师办理入编手续。
这类教师没有编制,且永远不会入编。教师的工资参照在编教师发放,不影响职称评定,但五险一金按企业险缴纳,退休后养老金领取额度相差较大。合同制教师稳定性还可以,基本不存在被解聘的风险。
某些学校因教师产假或其他原因,遭遇了暂时的师资不足。在无法通过统一招聘途径解决的情况下,只得聘请代课教师。需留意的是,非编制教师及合同制教师均需通过教育局组织的统一教师招聘考试选拔,并与教育局签订聘用合同,其工资由财政承担。
然而,代课教师则由学校自行组织招聘,工资亦由学校自行支付。通常情况下,代课教师的薪酬远低于非编制教师及合同制教师,且他们一般不缴纳五险一金。在原有教师返岗后,代课教师可能会面临被解聘的风险,职业稳定性较低。
特岗教师在其三年的服务期内不具备编制,工资由国家和县财政共同承担,保险公积金亦由县财政负责。三年服务期满并通过考核后,特岗教师可转为正式教师,三年服务期将作为教龄和职称评定的依据。若教师在笔试和面试中均顺利通过,将直接获得编制,并需经历三个月的实习期。
私立学校教师的待遇各有不同,能力强的教师薪酬较高,而能力较弱者可能面临被解聘的风险。毕竟,私立学校注重口碑,对教学质量极为看重。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私立学校教师的工作相对较为繁重。因此,对于那些追求稳定工作且无太多野心的人来说,编制教师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